智能可穿戴设备是指采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供佩戴的设备的总称。目前智能穿戴设备的种类主要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耳机、智能眼镜、智能头显、智能服装鞋帽和智能配饰等。其中目前的主流品类是智能手表、手环、耳机、眼镜、头显。 尽管自2012年Google发布Google Glass项目以来,智能穿戴设备这个概念才逐渐为大众所熟知,但作为人类科技探索的前沿领域,现代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70年代——1975年推出带有计算器功能的手表Pulsar Calculator Watch可谓是第一款被大众消费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进入新千年,李维斯和飞利浦合作生产了一款能够集成手机、MP3和耳机的ICD夹克,为之后李维斯与谷歌在2014年的合作打下了基础。现在这款名为Jacquard的智能外套已经推出第二代,于2019年上市,售价198美元,功能包括拍照、智能语音助手等。
21世纪开始,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进入加速期,头一个十年内耐克和苹果推出了NIKE+IPOD KIT,Fitbit也发布了首款个人便携式可穿戴设备。2011年,Jawbone推出了UP系列智能手环,其独特的设计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广泛关注,随后成为Fitbit的强劲竞争对手之一。2012年是智能穿戴设备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谷歌发布了Google Glass项目,尽管最初面向消费者市场的Google Glass后来在市场上遭遇挫折并转型为行业和企业应用,但它在2012年仍然吸引了全球科技爱好者的目光,成为可穿戴设备历史上的高光时刻。2012年也因此被称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元年”。在这一年里,Kickstarter 这个众筹网站孵化了 Pebble 这款智能手表,最初目标是筹集 10 万美元,却最终成功达成了1000 万美元的融资。
在谷歌之后,各大科技公司也相继进入这一领域。在国际市场上,三星、摩托罗拉、LG、微软和苹果都有显著的表现。而在国内市场,华为和小米都有自己的突破,尤其是小米手环在2014年上市时以79元的价格震撼了市场,销量超过一百万,迅速成为市场中地位稳定的领军者。华为最初只是尝试智能手表领域,但在2020年取得迅速增长,已成为国内智能穿戴市场的新秀。苹果在2014年推出了第一代智能手表Apple Watch,并在2016年发布了智能真无线蓝牙耳机AirPods。最初并没有受到很多人看好的智能耳机和智能手表,但后来却帮助苹果成为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领头羊。
二零二零年,世界范围内的疫情让人们对健康的重要性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即使人们在家中隔离、无法外出运动、消费力下降、品牌受到影响,消费者仍对智能穿戴设备持续热情,这是因为设备具有健康监测、影音娱乐等功能。出人意料的是,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29.7%。根据IDC的预测,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总出货量预计将达到3.96亿台。其中,耳戴式设备的出货量约为2.34亿台,智能手表的出货量约为9100万台,智能手环的出货量约为6800万台。根据IDC的预测,未来五年智能穿戴设备的年均增长率(CAGR)将达到12.4%,到2024年全球出货量预计将达到6.37亿台。
就细分领域来看,手表类产品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可穿戴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智能手表的出货量接近4200万只。受新冠疫情影响最大的地区是印度、欧洲和美国,智能手表的出货量实现了健康增长,印度同比增长57%,欧洲同比增长9%,美国同比增长5%。由于市场上手环产品同质化严重,未来的增长速度将会相对缓慢。目前,许多市场上的新一代iPhone产品已经不再标配有线耳机。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厂商进入无线耳机市场以及语音AI助手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智能耳机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