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技术仍然是当前科技界最热门的趋势之一。在每一次大型科技盛会上,面向个人消费者的可穿戴设备数量似乎都呈现指数级增长——从智能腕带、智能手表、智能手套,到智能眼镜、智能头盔、智能臂章。但是,如果科技企业不能将这些可穿戴设备完全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我们当下购买的一大堆可穿戴产品可能到下一季时就会过时。
然而,谷歌认为它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家搜索巨头凭借谷歌眼镜概念,基本上引领了全球可穿戴科技趋势。谷歌在SXSW(西南偏南音乐节)大会上公布了他们的愿景,那就是将Android操作系统融入可穿戴科技产品中。按照这一构想,在不久的将来,任何一款可穿戴科技产品都可以通过谷歌新软件开发工具包(SDK)运行Android操作系统。谷歌将在两周内面向开发者发布这个SDK。
大家应该可以明白,谷歌希望借助于这个“面向可穿戴产品的Android系统”概念,继续加强可穿戴科技生态系统。就像是80%的智能手机现在都运行Android系统一样,谷歌当然也希望80%的可穿戴科技设备也采用Android系统。谷歌还可以让开发者给属于Android生态系统的任何一款可穿戴设备开发应用。
这样一来,用户的Android智能手机便能更容易与谷歌智能手表或谷歌眼镜实现同步。另外从理论上讲,Android智能手机也许还能与谷歌自动驾驶汽车或谷歌机器人互动。不过,即便是谷歌将可穿戴科技打造为一个平台的愿景,也只是可穿戴设备未来应用的冰山一角。下一个发展阶段不仅是让所有可穿戴设备与其他运行相同操作系统(即Android)的设备互动,而且还要让这些设备与人体交互。
它之所以被称为可穿戴技术,是因为最终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将与人体相连,提供更多的信息反馈,而不是你昨晚睡了几个小时或是午饭后走了多少步之类的数据。在一些情况下,可穿戴科技设备将会被植入体内,而不仅仅是穿在身上。这些设备将可以充分利用有关用户呼吸、眼球运动甚至是心率等数据。
这种趋势最终将导致真正具有革命性的可穿戴科技产品的问世。以在SXSW大会上获得可穿戴技术竞赛一等奖的Skully摩托车头盔为例,它通过类似于谷歌眼镜的头戴式显示屏,为摩托车手带来一种增强现实视觉体验。从理论上讲,借助于面向可穿戴科技的Android系统版本,开发者可以打造出谷歌摩托车头盔、谷歌摩托车夹克、谷歌摩托车手套等等。
谷歌摩托车头盔会快速读取驾驶者的眼球数据,判断此人是不是真正的主人,然后才会自动启动摩托车引擎;谷歌摩托车夹克能基于使用者的皮肤表面温度数据,自动调节周围温度;谷歌摩托车手套只要轻轻一晃即能激活NFC支付系统,在经过高速路收费站时不用停车也能交费。另外,在空旷的高速公路上驰骋带来的刺激,可能会加快使用者的心跳或皮肤排汗。这些数据将被自动同步到Android智能手机上,让他们与好友实时分享音频和视频体验。
正如美国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一句名言,“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分布不均匀而已”。在这些假设的可穿戴科技产品中,许多其实已经存在。例如,用以支付的NFC指环,基于情绪发送个性化“心灵鸡汤”的智能手镯,根据体温自动调节的可穿戴设备,以及能让用户与好友分享音频和视频的“心灵感应设备”,等等。当然,新一代健康追踪设备已经能够读取有关人体表现的数据。
现在,最重要的是能有一家公司将所有这些技术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一个融合了所有这些创新设备的完整可穿戴科技生态系统。这家公司可能是三星,这家韩国电子巨头正在智能手表上面试验Tizen操作系统。也有可能是苹果,该公司会充分挖掘伊夫·圣·洛朗的时尚元素。抑或是谷歌。一旦数百种新一代可穿戴设备被整合到同一个生态系统中,那么可穿戴技术将不再是极客时尚产品,而是会成为深受主流消费者欢迎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