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融合传感、控制、信息、移动计算等技术的可穿戴机械机构,旨在增强或辅助人体的运动能力。它套在人体外部,通过传感器采集人体运动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化为机械结构所需的控制信号,从而驱动外骨骼机器人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
我国的外骨骼机器人研究始于2000年前后,由清华大学等高校牵头进行研发。2015年左右,外骨骼机器人步入商业化阶段。全球的外骨骼机器人市场都还处于技术迭代和升级阶段,还未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历史数据市场规模整体较小。但各个国家政策的支持,为外骨骼机器人行业,特别是医疗康复外骨骼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产业链供需布局
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和零部件制造商,专注于提供高品质的原材料和精确的零部件,如传感器、控制系统、驱动系统等关键部件,这些是外骨骼机器人性能稳定性的基础。
中游:以外骨骼机器人的制造和集成为核心,这一环节的企业将上游的零部件和原材料转化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外骨骼机器人产品,并针对不同领域(如医疗康复、工业、军事等)进行产品开发和生产。
下游:主要是外骨骼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包括医疗康复、军事、消防救援等广泛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外骨骼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广阔,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市场需求结构
中国工业巨大的产业基础,为外骨骼机器人产品带来了丰富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从外骨骼机器人市场需求结构的角度来看,当前市场主要由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和军用外骨骼机器人等多种类型构成。截至2022年底,在国内市场,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占据了显著地位,其市场占比接近30%,成为第一大需求市场。与此同时,包括军用领域在内的其他类型外骨骼机器人共同占据了约70%的市场份额。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外骨骼机器人产业链供需布局与招商发展策略深度研究报告》显示:
外骨骼机器人技术作为新兴医疗技术之一,正在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军事和工业等众多领域中,与此同时在技术层面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目前国内专注于医疗康复外骨骼机器人领域的企业较多,有大艾机器人、布法罗机器人、迈步机器人、傅利叶智能等;专注于工业外骨骼机器人或助力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的企业则相对较少,有铁甲钢拳、傲鲨智能、英汉斯动力等。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未来战略前景分析
2022年8月,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医疗领域积极探索医疗影像智能辅助诊断、临床医疗辅助决策支持、医用机器人、互联网医院、智能医疗设备管理、智慧医院、智能公共卫生服务等场景。此外,随着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将外骨骼机器人产业发展同我国老龄化、医养等事业相结合,市场和政策的共同推动,外骨骼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大好。
根据国际研究机构ABI的预测数据,外骨骼机器人产业在2020年至2030年期间预计将实现33%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特别是在2025年至2028年的这三年里,该产业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预估的CAGR将达到47.7%。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日益成熟,预计至2028年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8亿美元。到了2030年,该产业将趋于稳定,市场增长将保持稳步态势,预计届时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68亿美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外骨骼机器人产业链供需布局与招商发展策略深度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