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爆发式的需求增长带来广阔蓝海的同时,能否在创新发展上取得突破,决定了机器人产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机器换人”如何实现?为克服大规模生产的弊端而提出的“柔性生产”,离我们有多远?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VR),能否携手?日前在浙江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这样的头脑风暴随处可见。而在会场醒目处,一个叫“王阳明”的人形机器人正气定神闲地写下四个字:知行合一,似乎寓意着人工智能给出的解答。
100年前,连Robot(机器人)这个英文单词都不存在,如今,机器人的身影遍布众多领域。家用扫地机器人不再新鲜,投送包裹的无人机正在涌现,连精度极高的外科软组织手术,机器人也操作自如,且吻合效果超过了外科专家……当阿尔法围棋最终战胜“人类智慧”李世石,当佐治亚理工大学曝出机器人助教幕后答题五个月未被学生识破,有人在惊喜中惶惑:倘若人工智能终结人类文明的“奇点”时刻来了,人类将在何处歇脚?
其实,跳出人与机器人角力的“远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人与人的较量,即作为机器人产业的国际竞争,这也成为此次峰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热议的焦点。这几天,美的公司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公司受阻引起关注,原因之一是德国及欧盟担心这笔交易会让“核心工业技术流入中国”。立足国内,机器人自动化俨然成了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重要棋子;而放眼世界,全球制造业格局正面临重大调整。从德国的工业4.0到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抢占制造业制高点的竞赛早已擂响战鼓。智能制造产业的“拳头产品”,无论输入还是输出,都极具战略意义。因此,美的公司的海外并购受挫,无非是工业4.0时代全球产业竞争白热化的一个注脚。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的未来。尤其是面对全球范围不断衰减的人口红利,谁能以更低廉的价格生产高质量、高精度、高性能的机器人,谁就能同时拥抱技术制高点与部分廉价“劳动力”。正因此,我们召开机器人峰会,不仅需要回应全球竞争的鼓点,同时需要现实关注。2015年,全球每售出3台工业机器人,就有一台落户中国,但根据2016年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目前国产机器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偏向中低端的特征依然明显。在爆发式的需求增长带来广阔蓝海的同时,能否在创新发展上取得突破,决定了机器人产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今年4月,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发布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勾勒出关键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实现突破的主攻方向,这是在《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下,机器人产业发展精准而务实的路径。
在关于制造业复兴的《制造繁荣》一书中,作者提出了“产业公地”的概念,认为集聚了科研能力、人力资本和政策优势的制造业,是国家繁荣的基础。今天,诸如宁波这样的制造业重镇,同样面临升级智能装备基地、构筑“产业公地”的过程。提升机器人共性技术、推进创新基地的集聚效应,推动国家与地方机器人产业标准的整合,显得尤为关键。毕竟,对于机器人产业这个汇聚了众多顶尖技术的“制造业皇冠”而言,夯实产业基础比“大干快上”更重要,唯有护好了“基础盘”,真正的智能时代才会如约到来。
“抓科技创新,不能等待观望,不可亦步亦趋,当有只争朝夕的劲头。”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强调。立足新一次科技革命的堤岸,中国机器人产业必须紧紧扭住创新这个关键词,在协同发展中扬帆出海,挺立于时代的浪潮之巅。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17日 05 版)